为积极响应国家“双碳”发展战略,落实广东省委“1310”具体部署,东实集团下属东莞市能源投资集团(以下简称“能源集团”)深入贯彻东莞市委、市政府和市国资委有关“百千万工程”的工作指示,快速扩大新能源产业布局,以下属新锋光伏公司为绿电“先行军”,携手东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以市直机关集中办公区为东莞市首个市级机关物业试点开展光伏发电项目建设,为全市公共机构的绿色电力发展开好头、起好步。
市直机关集中办公区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涵盖市行政办事中心、市机关二号大院、市机关三号大院、市档案馆4个区域,总建设面积多达12600平方米,装机容量约2.14兆瓦。该项目于2024年1月签约,2-4月开展设计和招标工作,5月动工建设,自9月起陆续并网发电,目前整体已正式投入发电使用,预计年发电量超200万度,相当于每年可节约消耗标准煤约649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729吨。
项目签约仪式
项目建设期间,能源集团要求参建单位莞能公司、市电力设计院以高标准、严要求推进施工,不仅以可抵抗50年一遇台风等级作为抗风等级要求,而且要求工程结构耐久性使用年限达到50年、防腐涂层(氟碳漆)耐久年限要求20年以上。同时,各主管部门、上级单位密切关注项目进度,市委市政府、市发改局领导多次带队检查项目情况,东实集团及能源集团领导班子定期组织开展施工安全检查工作,从严夯实安全生产责任,全面筑牢安全生产防线,以实际行动护航项目顺利建设。
市委常委、副市长刘光滨,市发展改革局局长叶惠明陪同国家发改委领导调研市行政办事中心项目
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郑晓微,东实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彭光顺检查市行政办事中心项目
东实集团党委副书记陈仲伟带队检查市行政办事中心项目
作为东莞首个市级机关物业光伏项目,建设选材全部使用符合国内一线标准的龙头品牌——华为东莞工厂生产的逆变器、宁德时代的充电设备、东莞本土品牌南玻集团的光伏板,致力于把市直机关集中办公区分布式光伏项目建设成为全市的精品光伏项目、优质样板项目,形成良好的示范推广效应,打造公共机构节能减排的标准化模板。
1市行政办事中心“光储充智检”光伏项目
项目装机容量为1082.36千瓦,建设面积约6000平方米,投产后年均发电量约108万度,相当于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880吨、节约消耗标准煤约330吨。
“光储充智检”一体化节能示范点
即集光伏发电、储能系统、充电设施、智慧光储充电站管理平台以及智能检测功能五大模块为一体的智能综合系统。其中,智慧光储充电站管理平台通过运用云计算、AI等新一代数字化技术,对整个项目的光储充电量数据、设备状态实现可视化监控管理,实现机关能源资源及碳排放数据“可测、可视、可控”,为机关节能改造、节能管理提供高效的数据支撑。
智慧光储充电站管理平台界面
Tips充电资讯
市行政办事中心设有2处充电区域——北广场二号停车场配置2台60KW功率快充桩、2台7KW功率普充桩;北广场三号停车场配置1套250KW一体式快充桩4台、4台7KW功率普充桩;可同时实现12台汽车充电。
推广优惠
充电免服务费
项目推广期间(2025年1月1日8:30至4月1日8:30),北广场二号、三号停车场内所有充电设施免收服务费,全日任何时段内充电低至0.77元/度!
2市机关二号大院光伏项目
项目装机容量为767.41千瓦,建设面积约5000平方米,投产后年均发电量约77万度,相当于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626吨、节约消耗标准煤约235吨。
3市机关三号大院光伏项目
项目装机容量为209.38千瓦,建设面积约1100平方米,投产后年均发电量约20万度,相当于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63吨、节约消耗标准煤约61吨。
4市档案馆光伏项目
项目装机容量为74.24千瓦,建设面积约540平方米,投产后年均发电量约7.4万度,相当于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60吨、节约消耗标准煤约23吨。
市直机关集中办公区项目是能源集团在全市光伏资源开发和应用上迈出的关键一步,是提升国有资本对全市绿色能源掌控力的重要标志。作为东莞首个市级机关物业光伏项目,市直机关集中办公区项目是我市“双碳”战略部署的具体实践,也是节约型机关建设“东莞经验”的有益探索。
下来,能源集团将不断优化和完善全市光伏资源开发的推广模式,走出具有东莞特色的绿色能源高质量发展道路,以“干在一线、走在前面”的党员先锋作战精神,为全市“百千万工程”贡献国资国企力量。